〈陳公臺的悲劇〉

        夜讀羅貫中《三國演戲》,讀至「呂布殞命白門樓,陳宮怒罵曹孟德」這裏,復看大陸劇《三國》,在文字與影像交錯之下,心有所感,遂為之言:
陳宮這人,字公臺,一身悲劇性格,恰逢處亂世,若生於治世,一正人君子耳,但卻遇漢室衰頹,群雄並起,以致所見皆亂綱淪常,我想,陳宮是很痛苦。陳宮的悲劇不在他的「正人君子」性格而在他隨處皆見到別人「小人的作為」,然而陳宮若是一庶民便也罷了,他心中可懷有大志向,希望有所抱負。於是他在縣裏當縣官時驚遇曹孟德,佩服其霸氣與敢做敢為之心,遂棄官不做隨曹孟德亡命天涯生死與之。但不巧的是,陳、曹二人巧遇呂伯奢,在盛情之下只好卻之不恭入屋坐宴。這時,曹孟德的複雜心理顯現了,在幾天的奔波之下,曹操的小心眼與多疑之心長成了不少,一聽有磨刀聲,便查也不查地盡殺呂伯奢全家,屠戮殆盡後才發現廚房躺著一隻豬,曹操著實追悔不已。

        親見慘劇的陳宮心裏的變化是極為複雜的,一方面陳宮生處亂世,早知世間人心險惡,面對這一類的慘絕人寰勢必不是第一次了,退一步想,即使是第一次,以陳宮的頭腦似乎很難讓人相信他沒有為自己打過預防針。但另一方面,陳宮卻又天人交戰,他知道曹操大有前途,以曹的性格與人脈,陳宮如肯好好輔佐,將來飛黃騰達,不可能是難事,陳宮正兀自兩難,一時的邪惡抵不過陳宮相信的理想與正義。

        他對曹操絕望了。儘管他能算出曹操很有可能奪取天下,但他心中的那一棵正義之苗使他無法容忍親眼所見的逆倫慘劇,他絕塵而去,他不肯回頭,他,我心已死。

        陳宮的悲劇是其性格使然,讀到這,我滿心懷疑,為何一個不能容忍曹操幹出逆倫大案的陳宮會去追隨「三姓家奴」的呂布?陳宮難道不知呂布如何對待他拜過、發誓過效忠的義父嗎?他肯定知道。

        但正如我所說,當陳宮目睹曹操殺盡呂伯奢一家的時候,他內心相信的那份正義已非完璧了,他不再相信那份赤裸裸毫無瑕疵的正義,只要他人的邪惡不在他的眼皮底下發生,他也就能隨波逐流了。

        陳宮的悲劇性格在於其矛盾的二元性,第一元,陳宮非一般人也,他有見識他有抱負他有大志向他想得君行道盡其所才,所以他得找到那個人,那個人是他看得上的人,那個人必須是非龍即虎的人,一開始,他看上了曹孟德,最後,他跟了呂奉先;陳宮的第二元悲劇性格是,他有正義感,他的正義感是受儒家教育形成的,所以所謂的禮教思想捆綁著他的大腦,他困惑了,當他看到曹孟德拿起劍刺向那本是無辜的人時,儘管他知道這不過是亂世中的小事,但當時的他無法忍耐,他無法忍耐他所看上的人竟是如此衝動冷血,他的正義感使他無法正確判斷曹操當時的心理狀態〈被不停地追殺,當屬極度恐慌中〉,陳宮心裏的理想無法與眼前這個冷血無情的人夠上。所以當曹操說出那句驚世名言時,陳宮內心的完美主義終被無情地劃破,他內心對得君行道的亢奮與對無瑕正義的堅持一直在拉扯著,使他不能逃脫,正因陳宮是如此聰明,正因他是如此的看透這個亂世,這個矛盾的牢籠才能緊緊地咬著他不放,最終他終於決定棄曹操而走,奔向另一個亂世,這是陳宮的悲劇性格。

        當然,最後呂布殞命白門樓,陳宮向曹操求一死,也就不在話下了……

2012216,晚十點寫成。

arrow
arrow

    張博鈞(Steven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